《學校沒有教的公民課》一書,從「管理」談到「人民的權力」乃至「看不見的權力」,帶領我們去思考與判斷當瘟疫來臨時,權力如何展現與拉扯?又各國的領導者、第一線防疫的決策者,如何做出因應措失?民主國家和集權國家又有何差異?
新冠肺炎引起人們對罹病與喪生的恐慌。此時,人民為了保命,會應許政府擁有在平日不可能被接受的極大權力。於是,有的國家下令全面「封城」,完全控制人民的行動,並中斷與這個城市的所有交通,包括陸海空的運作。同時,有的切斷與疫情嚴重國家的往來,但是,有的國家卻堅持維持。政府在決定是否要切斷往來時的考量是什麼?是針對人民健康與生命危急威脅的考量?經濟?還是政治因素下的妥協?
為了對付瘟疫,在民主國家,人民幾乎賦予政府前所未有的管控權力。而政府如何運用這些被應許的權力來保護人民,絕對是民主社會成熟度的考驗。例如,從疫區國家返國者,強硬規範必須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十四天,否則將給予罰款等懲處。基於公民社會中共同生命體的概念,返國後居家隔離應該是人民自動自發的行為,但是,有人因為要擁有發生疫情之前的自由,罔顧自己的自由可能會危害他人的健康,這樣的行為,政府便有權力給予懲處。
政府可以施展如此龐大的公權力,也是人民所期待而賦予的。也就是為了保護眾人的生命安全,人民願意犧牲自己的自由,遵從政府的命令。在民主國家,人民相信政府如此擴張權力,不是個人偏見,也不是為了一己之私,而是集結眾多專家,經過多次縝密會議之後的最佳政策。
而在整個社會中,政策執行的徹底與否,需要人民願意遵守,甚至主動出面監控。於是,每一個人民,彷彿都化身「正義警察」。排隊領口罩、喝止搶購民生用品、在網路上主動發現假新聞、對不遵守命令者的譴責等等。但是,也產生一個權力的爭執:人民有沒有知道罹病者所在地的權力?有人擔心自己不知不覺中被傳染,堅持人民有知的權力,但是有人站在罹病者的立場,認為不應該洩漏。
這是一個人性善惡,自私與利他的大考驗,更是個人自由與公權力拉扯的實際展演場。透過一面閱讀《學校沒有教的公民課》,一面思量個人的權力與眾人的利益間的是非對錯、好壞善惡,是瘟疫來臨時,帶給我們難得的反思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