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專欄

在孩子的小動作裡,看見成長的模樣

2025-07-24 陳敬倫
多年前有支廣告,小男孩說:「我有一個朋友叫阿秋,一跟他玩我就會一直阿秋,他是我一輩子的朋友......」在臺灣,近50%的兒童有過敏性鼻炎的問題,打噴嚏、鼻塞、鼻子癢等過敏症狀彷彿是成長必經的過程,而「挖鼻孔」自然也成了孩子最常見的壞習慣之一。
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一些看似無傷大雅的小習慣,比如愛挖鼻孔時,身為 父母,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與引導?是立即糾正?還是輕輕帶過?又或者,能有一種更 溫柔、更貼近孩子心靈的方式,陪他們走過這段探索與學習的過程?《好想挖鼻孔》 不僅充滿童趣與幽默,更蘊含深刻的情感與教育意涵。它細膩描繪了孩子面對慾望、 自我控制與成長之間的拉扯,也為親子提供了一場溫馨而有效的對話契機。
帶著正向意義和深深的祝福的「停滯期」
成長,正是離開一段又一段熟悉的旅程。

  即便是一模一樣的事情,都會看起來如此的不同。孩子常常會有這樣的感受,好不容易從離開家庭到學校生活,幼幼班開始每天哭到逐漸不怕生,孩子原本很黏著媽媽,卻發現「跟媽媽說再見」好像也是一夕間的事;

 
【溫暖導讀】啥!聖誕老人竟沒有歡度過聖誕節?
關於聖誕節的故事,無論是宗教性的紀念耶穌降生,或是以聖尼古拉主教助人為原型的聖誕老人故事,其內容從經典到改編可說是數以萬計。如何走出原本的故事框架,站在更高的視野進行構思,幾乎考驗著作家們的智慧。麥克‧巴奈特不僅是位多產作家,也屢獲圖畫書獎項殊榮。這次他跳脫了聖誕老人如何鑽進煙囪的想像,帶著讀者聚焦於聖誕老人如何歡度自己的「第一個聖誕節」。
晨熹社繪本書店闆貓宅宅、徽徽&闆娘Sylvie 聯合推薦 
宅宅:「別看我好像整天都在睡覺,我可是生活在一家滿滿書香的繪本書店裡喔,全年無休、從早到晚的穿梭在書架間、各個插畫家的原畫展和作者的座談中,其實我日日聽的故事、讀的書、看的畫可能比你們還多,和路易一樣把貓的日常活得圓圓滿滿、如詩如畫,我們可都是貓界的生活藝術家喔!」
對於大部分成人的觀展經驗而言:有清楚的架構、流派分類(當然最好能順著藝術史的脈絡就更完美了),然後就在這個已經設計好的展場中,進行我們的藝術知能上的探尋(想辦法把不懂的變懂)。當然,如果你的心是預備好也夠滋潤,絕對會有與作品第一手相遇的經驗,好像當下觸動了自己某個感官天線,或透過生命經驗的連結,似乎也能感受到藝術家創作時的心思意念。
《請幫我撿球》是臺灣兒童繪本中少見的題材:沒有隱藏在故事中的教條、沒有隱喻在圖像中的規則、沒有明確的訂下中心德目,更沒有「非如此不可的框架」。這本是純粹的「故事」、純粹的「繪本」,可以輕鬆讓人會心一笑、有點幽默、有點無俚頭,並且使用大家都知道的《龜兔賽跑》作為一個原型,但談論的既不是偷懶、也不是比賽,就只有一顆球、一隻兔子、一隻烏龜與一些路人,組合成了一個充滿哲思的故事。
每個人都喜歡平靜又美好的生活,《森林裡倒下了一棵樹》的主角達西先生也是,而且他花了不小的代價,才換來心滿意足的夢想之家。只是環境總會起變化,某天出現了一點奇怪的狀況⋯⋯有些人很緊張,不過有些人還是能繼續哼歌過日子,那些小小的「不對勁」,並沒有造成太多波瀾。就像達西先生,習慣走的路不通了,繞個圈或跨過去就好,一點小事就吵吵鬧鬧,怎麼好好過生活?

專文推薦|老鼠的林間四季

2024-04-25 劉亞菲
每月的繪本分享會,我們會以節氣起頭,再接著介紹當月書單。生活裡的季節訊息,可以來自大地、花草、氣候、飲食、農作物、衣著、居家打理、詩詞與節慶等等……所以最初見到《老鼠的林間四季》書稿時便十分喜歡,是一部詩意十足的季節故事。
我們說一本繪本是「經典之作」,通常指的是它能穿越時代的鴻溝,受到不同世代小讀者的青睞。誕生於1982年的《我最喜歡洗澡了》絕對是一本經典繪本。在日本出版至今已超過40載,但仍然是年年再版的長銷書,在臺灣則是第二度被翻譯出版。

熱門文章

在孩子的小動作裡,看見成長的模樣

2025-07-24 陳敬倫
多年前有支廣告,小男孩說:「我有一個朋友叫阿秋,一跟他玩我就會一直阿秋,他是我一輩子的朋友......」在臺灣,近50%的兒童有過敏性鼻炎的問題,打噴嚏、鼻塞、鼻子癢等過敏症狀彷彿是成長必經的過程,而「挖鼻孔」自然也成了孩子最常見的壞習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