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煙囪,你會想到什麼?是傳統歐洲小屋的煙囪,緩緩飄出一縷細煙,帶著麵包或碳木香。還是聖誕老人進出房屋的通道,充滿童話與奇幻色彩。抑或是冷漠的吐著黑色煙霧,成為工業革命的象徵、環境污染的標誌,如繪本《煙囪的故事》所描述。
故事諷刺在全球化過程中,已開發國家為了規避國內嚴格的環境管制,將污染產業移往開發中國家生產,利用當地較寬鬆的法規和較低的勞動力成本,達到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最終導致貧富差距擴大和環境惡化。不單是國與國之間,不正義的分配也會發生在一國之內,富裕的城市享受,貧窮的鄉村犧牲。
雖然意圖批判,劉旭恭的圖文敘述不慷慨激昂,也沒有過多的情緒渲染,而是溫和中帶有一點犀利,以清晰、平靜的觀點來審視問題。他的文字簡單節制,點到即止。既要簡化故事,讓年幼讀者也能夠理解,又要鋪陳足夠多的細節,延伸論點,激發思考,圖畫勢必要「說」得比文字更多。
在《煙囪的故事》中,他僅用紅色線條勾勒煙囪與建築物的形狀,內部留白,反而用細碎筆觸塗滿黑煙,使該為實體的煙囪變成虛,該為虛體的黑煙變為實,意味環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真實存在,是所有人揮之不去的夢魘。他利用書本的形式,以橫式長方形開本將左右距離拉開,有錢人在西,窮人在東的安排,也意有所指。橫向展開的畫面有遠近也有時間的變化,黑煙由小而大,由近而遠,漸漸擴散到整個跨頁,對比小小的、形單影隻的窮人,輔以上下空間的狹窄,在畫面中形成巨大的壓迫感。
繪本最後,劉旭恭為所有的煙囪畫上表情,添了像頭髮又像帽子的裝飾,為本是生產工具的無情物賦予生機。於是,煙囪不再是冷冰冰的破壞者,而是生活裡活潑可愛的夥伴。吐出的不再是污濁的黑煙,而是繽紛的彩色圓圈,那不是破壞環境的惡意,而是滿載芬芳的祝福。這不僅是他以童心重塑的世界,更是他心中「萬物皆有情」的深刻抒發。當我們翻閱這幅畫,會心一笑的同時,也能真切地感受到《煙囪的故事》所傳遞的那股溫柔而堅定的信念與力量,輕輕地,深深地,觸動了我們的心。
more...
故事諷刺在全球化過程中,已開發國家為了規避國內嚴格的環境管制,將污染產業移往開發中國家生產,利用當地較寬鬆的法規和較低的勞動力成本,達到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最終導致貧富差距擴大和環境惡化。不單是國與國之間,不正義的分配也會發生在一國之內,富裕的城市享受,貧窮的鄉村犧牲。
雖然意圖批判,劉旭恭的圖文敘述不慷慨激昂,也沒有過多的情緒渲染,而是溫和中帶有一點犀利,以清晰、平靜的觀點來審視問題。他的文字簡單節制,點到即止。既要簡化故事,讓年幼讀者也能夠理解,又要鋪陳足夠多的細節,延伸論點,激發思考,圖畫勢必要「說」得比文字更多。
在《煙囪的故事》中,他僅用紅色線條勾勒煙囪與建築物的形狀,內部留白,反而用細碎筆觸塗滿黑煙,使該為實體的煙囪變成虛,該為虛體的黑煙變為實,意味環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真實存在,是所有人揮之不去的夢魘。他利用書本的形式,以橫式長方形開本將左右距離拉開,有錢人在西,窮人在東的安排,也意有所指。橫向展開的畫面有遠近也有時間的變化,黑煙由小而大,由近而遠,漸漸擴散到整個跨頁,對比小小的、形單影隻的窮人,輔以上下空間的狹窄,在畫面中形成巨大的壓迫感。
繪本最後,劉旭恭為所有的煙囪畫上表情,添了像頭髮又像帽子的裝飾,為本是生產工具的無情物賦予生機。於是,煙囪不再是冷冰冰的破壞者,而是生活裡活潑可愛的夥伴。吐出的不再是污濁的黑煙,而是繽紛的彩色圓圈,那不是破壞環境的惡意,而是滿載芬芳的祝福。這不僅是他以童心重塑的世界,更是他心中「萬物皆有情」的深刻抒發。當我們翻閱這幅畫,會心一笑的同時,也能真切地感受到《煙囪的故事》所傳遞的那股溫柔而堅定的信念與力量,輕輕地,深深地,觸動了我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