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兒童的心──黛西・赫斯特作品

2020-09-26 撰文 / 黃筱茵

黛西‧赫斯特的創作是從兒童心理出發。我們都知道一部作品的萌芽有各式各樣的開始,有的創作者是由一個角色獨特的造型出發,有的栩栩如生的寫下回憶裡的場景……赫斯特呢?她記敘孩子們在面對成長各種挑戰的過程中,心上起伏的感受,有些幽微的感覺孩子們沒有直接說出來,但是他們一直學習用自己的方式應對。

 

她筆下代表性的人物自然是納塔莉和小艾這對活潑的姊弟。從《小艾!不要這樣!》開始,我們看到這對姊弟相親相愛又偶有小小爭執的關係,像極了每個家庭裡手足們親密相依卻打打鬧鬧的狀態。在《小艾!不要這樣!》裡,弟弟一加入家中,納塔莉就努力扮演好姊姊的角色,可是心愛的東西被破壞使她的忍耐到達臨界點!她的負面情緒因而爆發。所幸到最後,緊密連結的親情還是讓她和弟弟找到相處之道。

 

 

而《想自己讀書的納塔莉》描繪了孩子在學習自己認字和閱讀的路途中遭遇的困難。原本一心一意想要自己讀故事的納塔莉,真的自己嘗試後,發現「書上的注音和字看起來就像好多好多的刺或是小鳥的腳。」作者沒有粉飾太平的略過孩子在學習閱讀過程間感受的挫折。不過納塔莉在父母的鼓勵下,漸漸找到這整個學習過程中,專屬於她的樂趣!

 

 

《小艾,天花板沾到泥巴了!》處理了在都市裡渴望得到生活樂趣的孩子們如何探索的議題。這個不是那麼常見卻非常貼近現代都市經驗的主題,在赫斯特筆下,宛如發生在讀者自家孩子身上的故事。相較之下,《頭上總是停著鸚鵡的女孩》的主題與象徵筆法略為沉重一些。作者藉由描摹小女孩失去玩伴、心情鬱悶的經歷,讓成人正視孩子也有可能在遇到各種痛苦時,產生憂鬱的症狀。在這則故事裡,孩子是漸進式的處理自己的憂鬱。等她發現新的同伴,才為自己的心架構了新的堡壘。

 

 

承認兒童真實的情緒,細心理解他們,甚至陪他們一起用想像力解決問題,這就是黛西‧赫斯特色彩繽紛的作品裡,真正打動人心的祕密。

more...
推薦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