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裡的實物與幻象,讀《魔法畫家何內先生》

2020-12-10 撰文 / 宋珮(藝術工作者)

這是一本關於藝術的圖畫書,作者運用一個有趣的故事來說明圖畫與實物之間的不同,書裡的主角援用了比利時畫家何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 1898–1967)的名字,部分的圖畫也呼應馬格利特的作品及他的觀念。……這種圖畫和現實不相等的觀念正是《魔法畫家何內先生》的重要主題,從書名頁上的小鳥就已經埋下伏筆,接著,我們看到一顆青蘋果,配合的文字卻說「這不是一顆蘋果」,翻頁後,我們看到畫家正在畫一幅蘋果的圖畫,文字這樣敘述:「這是何內先生畫的蘋果。一顆又大又漂亮的青蘋果,看起來就跟真的一樣!」作者藉此告訴我們,圖畫即使非常逼真,也仍然只是圖畫。

 

 

真的水果有很多人買,何內先生的畫卻賣不出去,飢餓的他不禁希望這顆蘋果真的可以吃,突然一位戴著圓帽、穿著黑色西裝、拿著雨傘的矮小紳士出現了,他實現了何內先生的願望。我們發現何內先生後來的打扮也和這位紳士相仿,同樣的紳士造型在馬格利特的畫裡經常出現,作者又一次引用了馬格利特的構想,並且隨著故事的發展提出另外一個問題:如果圖畫不是為了模擬實物,那麼,繪畫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這本書的作者雷歐‧提姆用鮮明的色彩繪製插圖,並且加入了豐富的細節,值得慢慢欣賞、仔細比較,尤其是從何內先生畫中變出來的東西,不論是日用品、汽車、輪船或飛船,圖畫都用平面呈現,好像目錄一般。在這本書裡,小讀者一定會注意到繪畫的平面描繪和立體效果不一樣的地方,換句話說,這位作者不只是用文字故事來傳遞一個觀念,同時也用圖畫的表現來作具體的說明。

 

more...
推薦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