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夢想能在路上實現──讀了《祕密的地下鐵》之後

2023-12-06 撰文 / 蔡正雄
幾天前看了一小段一位交通專家介紹自己的短片: 「我的論文指導教授是留德回來的,他對我說: 『如果你的論文以後在路上看不到,你就不要做⋯⋯ 』 。 」言下之意,做任何事不能只是紙上談兵,也並非空口白話,而是必須要能落實和實現。

讀《祕密的地下鐵》時立刻想起那一影片,再連結繪本中的主人翁──阿爾弗雷德·伊利·比奇,毫無疑問的恰如其分。繪本裡這麼描述他: 「對於熱愛的事物,他不只在腦海中構思,更會動手讓想法成真。」

這個故事敘述的是十九世紀後半中期的紐約,那片土地上的人希望「何不做一條會移動的馬路?只要站上去,就可以到達想去的地方⋯⋯可是,無論人們不斷的討論再討論,地面上看起來沒有任何改變。 」

「認知一致性」看出一個人的性格

相對於那個時代的其他人,比奇顯得不一樣,他是「 迫不及待,想要開始進行這項計畫 」 ,而且真的請來工人開挖,經過了近兩個月,挖出了寬2.5公分,長89.6公尺的隧道,還建了一節圓柱體車節,開始進行行駛的實驗。雖然紐約地鐵並未在他的生前完全實現,卻因為他的那一步而得以不停的往前,才鋪陳了紐約今天四通八達的交通。

回應一開始所說的,比奇言出必行,經作者莎娜·科瑞的文字具體呈現;比奇的身體力行也在插畫者紅鼻子工作室的設計下完成。言及於此,不難看出,比奇是一位「認知一致性」的人,說的是他個人在觀念、信仰和價值上的程度毫無疑問的一致。

小讀者閱讀這一繪本,若又有大人的陪讀和帶領,相信能讓故事慢慢的形塑於內,進而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more...
推薦書籍

祕密的地下鐵

紅利1 79277

追逐夢想的男孩──查爾斯.狄更斯

紅利1 79221

改變世界的六個點──15歲的點字發明家

紅利1 79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