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選書

身為兩個男孩的媽媽,我時常努力觀察他們的情緒和表達情緒的方式。我發現男孩們在管控情緒上,存在很辛苦的一面……一般人時常把「男生不可以亂哭」掛在嘴上,彷彿身為男生,不論遇到什麼情況都不會哭,才是勇敢的表現。不過用眼淚展現情感當然不代表懦弱,在《大男孩不哭》裡,作者藉由小男孩轉學到新學校的遭遇與情緒作為引子,帶領讀者們一同思考:我們可以怎樣抒發情緒與感受,眼淚啊,又象徵著哪些豐富的情感。

愛是詩人畢生承諾

2020-12-10 施佩君

要引領小讀者認識詩人佛洛斯特和其詩作實非易事,但這部繪本做到了。故事藉由詩人長女萊絲莉的口吻,傳達她從父親身上得到的心靈滋養和生命智慧,而這些禮物正是詩人賜予世人的無價珍寶。佛洛斯特以田園為本,農事為題,以話家常的語調和讓人會心的隱喻,道出深邃的人生哲理。詩人對大自然的愛不只是口舌筆墨,更是舉鐮割草,揮汗耕作的真實生活。他和妻兒共享田園之愛,以簡單質樸為衣,以寧靜遼遠為歌,以四季生命力為心靈的無盡資糧。

詩心就是潺潺的小溪,永遠清新

2020-12-10 黃筱茵

如果你的爸爸是詩人,你的生命會有一片什麼樣的風景?你會看見他眼瞳裡的世界?那裡有恬淡的歲月與生活種種?或者,你就是他世界的一部分?你是生活的錨,也是夢想的起點?讀《我的爸爸是詩人》,我不由得想像起佛洛斯特一家的日常與恬淡的幸福。對詩人來說,日子裡的所有觀察與感受都能化為詩。目光投射之處與心靈所到的地方,都是珍貴的思考素材。

這不是一本童話故事,而是一則人生哲學

2020-12-10 鳳八(作家)

世界上沒有人不喜歡聽故事。從小,我們就聽過許多故事,有些是教會我們要懷抱夢想,有些是告訴我們要積極勇敢,有些是提醒我們要始終善良,有些,則是要我們擁有無邊的想像力,好能在未來的日子裡去創造更多可能。

一本好的圖畫書,不會太複雜,卻禁得起一讀再讀,每一次讀都有新的發現,《魔法畫家何內先生》就是如此。

繪本裡的實物與幻象,讀《魔法畫家何內先生》

2020-12-10 宋珮(藝術工作者)

這是一本關於藝術的圖畫書,作者運用一個有趣的故事來說明圖畫與實物之間的不同,書裡的主角援用了比利時畫家何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 1898–1967)的名字,部分的圖畫也呼應馬格利特的作品及他的觀念。……這種圖畫和現實不相等的觀念正是《魔法畫家何內先生》的重要主題,從書名頁上的小鳥就已經埋下伏筆,接著,我們看到一顆青蘋果,配合的文字卻說「這不是一顆蘋果」

熠熠生光的回憶-《給老師的一封信》

2020-12-10 宋珮(藝術工作者)

這本圖畫書的文字是書信體,寫信的人,就是故事的主角,給她小學二年級的導師寫了一封信,表達謝意。信裡敘述她曾經是個好動、不愛讀書的小女孩,但經過老師耐心的陪伴,還有她那創意十足的教學方式,引發了學習的興趣,克服了閱讀障礙,這個經歷讓小女孩找到自己的方向──成為一位小學老師,而信就是在她開始教書生涯的前一天所寫的。

重見與再現經典

2020-11-19 葛容均

自1865年出版,《愛麗絲夢遊仙境》在一百多年的時間見證下,其經典地位與文學價值依舊無可撼動,故事與插畫依舊耐人尋味。一百多年了,這部作品不但積累豐厚的學術研討成果,同時不斷地再版、再現、再創與新譯,更別提雨後春筍般的圖畫書版本,以及屬於這部作品自身的文化產業鏈。

故事一開始就埋下伏筆,因為懸思牽引著好奇,想知道這個兇巴巴又不耐煩的猴子爺爺到底要去哪裡?透過一連串的舉動,隱隱約約勾勒出故事線。海狗房東的文字向來節制幽淡,詩意多采,有時是夏日裡的爽涼,有時是冬日暖陽,字裡行間還多了一種獨特的孩子口吻,純真而多情。文字不單是有聲語言的象徵物,要擔負起故事的推進,更是構建圖像視覺的重要角色。特別喜歡故事裡說的:「有時平靜,有時又充滿力量,猴子爺爺閉上眼睛聽,音符一波波流進他的耳朵裡」,猴子爺爺聽見了海的聲音、樹的狂舞,嚐道蜂蜜的香甜,還感受到心愛的人手心傳來的溫度,而我也是。
 

我曾經拿著我收集的不同版本的《愛麗絲夢遊仙境》給小朋友看,小朋友一口回絕說:「這些不是愛麗絲!」「為什麼呢?」「因為愛麗絲就是要穿藍裙子,金色頭髮!」聽了不禁讓人苦笑。其實最早的初稿是作者卡洛爾本人所繪,這37幅鋼筆畫並未上色,但可以看得出來愛麗絲是深色頭髮。現今大家很熟悉的插畫是由政治諷刺漫畫家坦尼爾所畫,一開始愛麗絲穿的是紅色洋裝,後來在1889 年推出的《愛麗絲幼兒版》(The Nursery Alice),又變成黃色洋裝。

熱門文章

【溫暖導讀】啥!聖誕老人竟沒有歡度過聖誕節?
關於聖誕節的故事,無論是宗教性的紀念耶穌降生,或是以聖尼古拉主教助人為原型的聖誕老人故事,其內容從經典到改編可說是數以萬計。如何走出原本的故事框架,站在更高的視野進行構思,幾乎考驗著作家們的智慧。麥克‧巴奈特不僅是位多產作家,也屢獲圖畫書獎項殊榮。這次他跳脫了聖誕老人如何鑽進煙囪的想像,帶著讀者聚焦於聖誕老人如何歡度自己的「第一個聖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