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傳記,閱讀人生
你有沒有翻過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相簿?你會不會對那些泛黃相片中的人感到好奇?他們是誰?他們是怎麼長大的?他們經歷過哪些事?我小時候就很喜歡翻家中的舊相簿,然後纏著媽媽或外婆問這些問題。每次看那些老舊的相片,雖然不見得認識相片裡的人,卻總是興致勃勃的一頁翻過一頁,彷彿自己走進他們生活的年代,想像他們的關係、做過的事、說過的話和當時的生活。
熠熠生光的回憶-《給老師的一封信》
這本圖畫書的文字是書信體,寫信的人,就是故事的主角,給她小學二年級的導師寫了一封信,表達謝意。信裡敘述她曾經是個好動、不愛讀書的小女孩,但經過老師耐心的陪伴,還有她那創意十足的教學方式,引發了學習的興趣,克服了閱讀障礙,這個經歷讓小女孩找到自己的方向──成為一位小學老師,而信就是在她開始教書生涯的前一天所寫的。
是豬不是豬
什麼樣的書會讓你想拿起來翻閱呢?書封的圖案?書籍的開本?書腰的介紹文字?書店的陳列?抑或書底的介紹文字?拿起吸引你的書籍時,你對於即將開始翻閱的書籍,有著什麼樣的期待呢?
有時候,最不起眼的小傢伙, 也會是最了不起的故事主角《小蝌》
小蝌宛如孩子的成長。成長比較慢的孩子,除了家長擔心之外,孩子心中難免與同儕比較,若家中有兄弟姊妹,年齡較小的也會希望趕快跟上哥哥姐姐的成長,然而,每個孩子成長的進程都不一樣,只要學習小蝌正向的精神,努力地擺動尾巴,循著自己的成長步伐,等待適當的時候,就會自然歸隊;雖然無法超越哥哥姊姊,但手足會陪伴著你,成為彼此成長過程中的軌跡。
歌曲、故事串聯起點點滴滴的記憶,譜成專屬於你我的生命樂章《小石頭的歌》
如果要以一首歌來作為自己的代表音樂,不曉得你會選什麼樣的旋律呢?是慷慨激昂的進行曲,描述失意的流行音樂,還是熱情洋溢的舞曲呢?歌曲是文字和音樂的結合,文字描述著一篇篇生命的故事;音樂能傳達情緒、撫慰人心。如果以藍色做基調的《花地藏》,用顏色和構圖來表達這個看似安靜其實充滿「動」的故事;那海狗房東和楊文正合作的新作《小石頭的歌》,則是用繽紛的顏色和多變的視角,來詮釋這個充滿樂音和得失之間的故事。
美好溫暖的童年回憶,將轉化為成長的養分和勇氣—讀《樓上外婆和樓下外婆》
我們或多或少都曾參與過創作分享,知道一位創作者的靈感來源有許多不同的管道和資源。有些是透過日常生活中的觀察和獲得;有些是透過想像所杜撰的故事;有些則是因為童年的經驗,曾經聽過的故事或是經歷的事情……美國重要的童書創作者湯米.狄波拉就是屬於後者的創作者。
每個人的──《煙囪的故事》
《煙囪的故事》就是這樣一個看似輕鬆卻富含深意的的故事,故事裡描述總想要更多的有錢人和容易滿足的窮人因為煙囪而發生的故事。但,如果看書的讀者以為作家想傳達的就只有字面中的那層意涵的話,那你可真正錯過了圖畫書中圖像也能說故事的詮釋,以及創作者的用心了。
引人深思的的現代寓言故事──《禁止黑暗的國王》
你怕黑嗎?面對黑暗會讓你驚慌失措嗎?從前有一個怕黑的小男孩,這一點也不稀奇,因為很多孩子都怕黑。可是這個男孩是個王子,所以他決定,當他長大成為國王後,他要對想辦法對付黑暗。在他統治這個國家的第一天早上,他告訴大臣們要執行「禁止黑暗」的法律!
閉上眼,你看到什麼形狀了呢?《圓形》
暢銷書黃金拍檔麥克.巴奈特(Mac Barnett)和雍.卡拉森(Jon Klassen),用絕佳的默契、完美的節奏,來描述三個不同個性的形狀。倆人希望從視覺上透過非常簡單的特徵形狀來區分角色。雖然是每個人都熟悉的形狀,但沒有絕對的答案能告訴我們,這些形狀實際上會代表什麼樣的人。因此,創作者在創作時,對於角色的挑選和設計其實已經提前設定好他們是誰,無論他們是好、是壞,有趣或是嚴肅。所以在他們開始進行創作這系列的第一個故事之前,兩個人就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談論應該要有那些角色、角色的個性以及對彼此的感受,甚至角色的日常生活。
《充滿感情的生命樂章》
我曾閱讀過一本小說,主角是客居巴黎的異鄉人,在塞納河左岸發現了一間鋼琴鋪,鋼琴舖提供鋼琴修護、組裝以及販售鋼琴的服務。書中主角所見掛滿各種工具及零件的工作房,維修師提及歐洲各地的鋼琴品牌、結構、零件、材料、音色等,讓我對於這個會發出不同調性音階及強弱音色的美麗樂器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更將每架鋼琴不同的故事及彈奏鋼琴時的喜悅,確實地傳遞給我。讓我對鋼琴維修師這個職業及鋼琴的組成結構有了初步的認識。
少一點擁有,多一點幸福——陪孩子與大人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