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專欄

詩心就是潺潺的小溪,永遠清新

2020-12-10 黃筱茵

如果你的爸爸是詩人,你的生命會有一片什麼樣的風景?你會看見他眼瞳裡的世界?那裡有恬淡的歲月與生活種種?或者,你就是他世界的一部分?你是生活的錨,也是夢想的起點?讀《我的爸爸是詩人》,我不由得想像起佛洛斯特一家的日常與恬淡的幸福。對詩人來說,日子裡的所有觀察與感受都能化為詩。目光投射之處與心靈所到的地方,都是珍貴的思考素材。

這不是一本童話故事,而是一則人生哲學

2020-12-10 鳳八(作家)

世界上沒有人不喜歡聽故事。從小,我們就聽過許多故事,有些是教會我們要懷抱夢想,有些是告訴我們要積極勇敢,有些是提醒我們要始終善良,有些,則是要我們擁有無邊的想像力,好能在未來的日子裡去創造更多可能。

一本好的圖畫書,不會太複雜,卻禁得起一讀再讀,每一次讀都有新的發現,《魔法畫家何內先生》就是如此。

繪本裡的實物與幻象,讀《魔法畫家何內先生》

2020-12-10 宋珮(藝術工作者)

這是一本關於藝術的圖畫書,作者運用一個有趣的故事來說明圖畫與實物之間的不同,書裡的主角援用了比利時畫家何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 1898–1967)的名字,部分的圖畫也呼應馬格利特的作品及他的觀念。……這種圖畫和現實不相等的觀念正是《魔法畫家何內先生》的重要主題,從書名頁上的小鳥就已經埋下伏筆,接著,我們看到一顆青蘋果,配合的文字卻說「這不是一顆蘋果」

玩具總動員是許多玩具們一起冒險的故事,《一本沒有故事的書》則是一個圖書館裡書跟書之間彼此分享、互助和解決問題的故事。

閱讀傳記,閱讀人生

2020-12-10 劉清彥

你有沒有翻過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相簿?你會不會對那些泛黃相片中的人感到好奇?他們是誰?他們是怎麼長大的?他們經歷過哪些事?我小時候就很喜歡翻家中的舊相簿,然後纏著媽媽或外婆問這些問題。每次看那些老舊的相片,雖然不見得認識相片裡的人,卻總是興致勃勃的一頁翻過一頁,彷彿自己走進他們生活的年代,想像他們的關係、做過的事、說過的話和當時的生活。

熠熠生光的回憶-《給老師的一封信》

2020-12-10 宋珮(藝術工作者)

這本圖畫書的文字是書信體,寫信的人,就是故事的主角,給她小學二年級的導師寫了一封信,表達謝意。信裡敘述她曾經是個好動、不愛讀書的小女孩,但經過老師耐心的陪伴,還有她那創意十足的教學方式,引發了學習的興趣,克服了閱讀障礙,這個經歷讓小女孩找到自己的方向──成為一位小學老師,而信就是在她開始教書生涯的前一天所寫的。

是豬不是豬

2020-12-10 企劃編輯翁佳雯

什麼樣的書會讓你想拿起來翻閱呢?書封的圖案?書籍的開本?書腰的介紹文字?書店的陳列?抑或書底的介紹文字?拿起吸引你的書籍時,你對於即將開始翻閱的書籍,有著什麼樣的期待呢?
 

小蝌宛如孩子的成長。成長比較慢的孩子,除了家長擔心之外,孩子心中難免與同儕比較,若家中有兄弟姊妹,年齡較小的也會希望趕快跟上哥哥姐姐的成長,然而,每個孩子成長的進程都不一樣,只要學習小蝌正向的精神,努力地擺動尾巴,循著自己的成長步伐,等待適當的時候,就會自然歸隊;雖然無法超越哥哥姊姊,但手足會陪伴著你,成為彼此成長過程中的軌跡。

如果要以一首歌來作為自己的代表音樂,不曉得你會選什麼樣的旋律呢?是慷慨激昂的進行曲,描述失意的流行音樂,還是熱情洋溢的舞曲呢?歌曲是文字和音樂的結合,文字描述著一篇篇生命的故事;音樂能傳達情緒、撫慰人心。如果以藍色做基調的《花地藏》,用顏色和構圖來表達這個看似安靜其實充滿「動」的故事;那海狗房東和楊文正合作的新作《小石頭的歌》,則是用繽紛的顏色和多變的視角,來詮釋這個充滿樂音和得失之間的故事。

熱門文章

帶著正向意義和深深的祝福的「停滯期」
成長,正是離開一段又一段熟悉的旅程。

  即便是一模一樣的事情,都會看起來如此的不同。孩子常常會有這樣的感受,好不容易從離開家庭到學校生活,幼幼班開始每天哭到逐漸不怕生,孩子原本很黏著媽媽,卻發現「跟媽媽說再見」好像也是一夕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