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專欄

手足競爭怎麼辦~~小毛快長大

2022-01-13 廖笙光執行長

小小孩總是迫不急待地想要快點長大,但卻常常也會弄出一些小問題,特別是在三、四歲左右。常常會因為想要得到「第一」,而出現鬧情緒的情況,這都是非常常見的事。其實,這是並不是孩子在鬧脾氣,而是他們正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人格發展階段,也就是「自信心」。

由於對於「長大」充滿憧憬,但卻不懂得「量力而為」,也因此常常會出錯。如果家裡還有哥哥姊姊,那更是很容易引發不必要的衝突。相對於已經熟悉「規則遊戲」的大小孩而言,這個小弟弟根本是「不受控」的小怪物,根本是來搞破壞的。當然,也就很懶得陪他一起玩,甚至是想要躲得遠遠的,但是往往也就會引發更多的衝突。

一九二一年,美國圖書館協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簡稱ALA依據梅爾契爾(Frederic Melcher)的建議,創立紐伯瑞獎(Newbery Medal),每年由該協會頒獎給前一年最傑出的童書,作者限定為美國籍。
這項獎項是為了紀念十八世紀一位熱心兒童讀物發展的英國出版商兼書商紐伯瑞(John Newbery, 1713-67)而設立的,它是全世界的第一項兒童文學獎,獎項的名稱凸顯了美國圖書館協會成員深具國際觀,就事論事,不以自己國家的名人命名。青少年文學能成為出版界重要的一支,他們的功勞重大。

一顆章魚燒,滾出一個好故事!

2021-12-10 蔡幸珍

長谷川義史的《馬鈴薯家族》深受大、小朋友們的喜愛,有故事團體曾把它改編成戲劇演出,笑果十足。長谷川義史擅長說故事,不僅用洗鍊的文字來說故事,圖像也富涵許多訊息和趣味性,而且他常常在圖像中暗藏故事的支線,增添閱讀的樂趣。《馬鈴薯家族》想當然耳,主角就是馬鈴薯家族的成員,詹姆士、詹姆士的爸爸媽媽、妹妹。然而,留意看圖像的讀者很難不注意到配角章魚和魷魚,

「聽說」的威力和魅力

2021-11-25 蔡幸珍

一聽到以「聽說......」開頭的話語,我的耳朵都豎起來了,非常好奇接下來會聽到什麼秘密或是有趣的事,如果聽 到的是越有趣、越扯、越八卦的,還會很想跟別人分享討論。《聽說小豬變地瓜了!》就是這個很想和大家分享的繪 本故事:原本小豬只是因為御飯糰被大野狼吃掉而哭泣,經動物們口耳相傳,卻嚴重扭曲變形,一下子傳成 是小豬變御飯糰、一下子傳成大野狼變烤地瓜,超扯的!小豬、大野狼、御飯糰、烤地瓜不停在我的腦海上 空 盤旋轉換,充滿著無厘頭趣味,果然是正港的宮西達也作品。

尋訪幸福的旅程

2021-11-11 黃筱茵

讀《當你長大的時候》,望著封面一望無垠的天空下,迎著風站在樹上的女孩,你心底浮現什麼樣的感受?我們嚮往的自由?漂浮在空氣中的希望?還是對世界上所有的孩子們,懇切深長的祝福?

未來,取決於每一個當下

2021-11-11 呂紹芃

以書名為前提,由一連串問句連綴而成的,是父母對孩子的呢喃,還是成人的自問自答?任何一位讀者都是此書想傳遞訊息的對象,儘管畫裡的「你」是一名青春期少女。她探索世界的神情與模樣既勾起回憶,也牽動想像。一句句待填答的發問,看似沒有明顯劇情的帶圖詩篇,其實讀者的每個答案,都是一則則既成的故事。說書人如我,抱著鑑往知來的期待,回顧自己的過去,遙想子女的未來。

找尋自己的聲音

2021-10-19 施佩君

找一個角落閉目聆聽,世界的聲音,還有自己的聲音......

鈴!鈴!鈴!咕嚕咕嚕咕嚕咕嚕, 滋!滋!滋!— 叮! 轟嗡嗡嗡嗡嗡嗡— 唏唏!
光是讀著《找尋自己的聲音》裡的狀聲文字就覺得可愛又有趣,和這本書的主角, 哈洛德,給我們的第一印象相同。哈洛德是一隻聰明的鸚鵡,住在市中心的公寓裡,他 可以模仿出公寓裡的各種聲音:鬧鐘聲、水壺煮沸聲、果汁機運轉聲、手機震動聲...... 還有他最愛的各種水的聲音,當然也會模仿人的打招呼聲「哈囉!」

為成長打一場勝仗

2021-10-19 柯倩華

文學讓我們練習面對人生的各種情境, ...瞭解別人經歷的感受,...為人生做準備。 — 凱瑟琳.派特森 (Katherine Paterson)

《一百件洋裝》於 1944 年在美國出版,不僅獲得紐伯瑞兒童文學獎的肯定, 也廣受小學教師和學生的喜愛,至今一直名列各種票選或專業推薦的閱讀書單。這 本小說篇幅不長,原版英文僅七千多字,中文版也只有約一百頁,卻鋪展出一個劇 力萬鈞、扣人心弦的故事,並通過時空的考驗而散發永恆的意義。有書評稱其為「沒 有一個年輕孩子讀過以後會忘記的一本書。」

勇敢的山羊羅賓

2021-10-12 呂紹芃

高聳入雲的山裡,棲息著一群好鬥的山羊。山托著雲霧賽海拔、羊頂著彎角拼高下,時間或空間羊群都不放心上,只管鬥到山頂或谷底都聽得見戰況。這是他們習慣與熟知的生活方式,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日常,偏偏羅賓不這麼想。群體的活動不參與,寧可獨自在山野跑跳;彎月般的大角不當武器,寧願讓鳥兒與蝴蝶停靠。
面對頻下戰帖的同伴們,慈眉善目的羅賓站在制高點上,堅定地回應道:他想把時間用在對這座山的探索。同伴不在意的時間與空間,對羅賓來說非常重要。

敏感題材的詩境

2021-08-31 賴淑芳

對一個年幼的孩子而言,最難以面對的生命事件,莫過於親密的家人或寵物的死亡,而 這本荷蘭童書便是處理「死亡」這個主題。

  「我不去,」喬依說:「我要在這裡,跟爺爺在一起。」

故事一開始,我們看到憂傷的主角頑固的以拒絕合作的方式,來抗拒這個殘酷的事實, 喬依獨坐沙發上,身邊有一條醒目的紅手帕,堅決不肯去參加葬禮,我們知道,「他的眼睛 被淚水刺痛了」。而他面對一間房間,裡面露出爺爺棺木的一角。

熱門文章

在孩子的小動作裡,看見成長的模樣

2025-07-24 陳敬倫
多年前有支廣告,小男孩說:「我有一個朋友叫阿秋,一跟他玩我就會一直阿秋,他是我一輩子的朋友......」在臺灣,近50%的兒童有過敏性鼻炎的問題,打噴嚏、鼻塞、鼻子癢等過敏症狀彷彿是成長必經的過程,而「挖鼻孔」自然也成了孩子最常見的壞習慣之一。